字体
关灯
长庚剑仙 赵原柳莎全文免费阅读正版 赵原柳莎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 雁过经年 柠檬糖的回忆 你找你的男闺蜜,我走你哭啥? 秦时颂乔松 四合院之小嫂子秦淮茹 顾总,神医太太又帮您安排男科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5章 重点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姐姐,雨儿考上重点高中了。”

    安家的弟妹文丽第一时间给安家发了语音。就在这个暑假,安家弟弟安沪的女儿雨儿,拿到了所在城市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。算起来,雨儿是军工第三代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多鼓励孩子,曙光在前。”看到孩子们考上满意的学校,安家也跟母亲叨唠起小时候上学的情景。大山脚下,那所军工子弟学校和老师们。安家和安沪在那里读的小学,小学校是三层的楼房,分别有小学部和中学部。学校跟安家(大山里)的家,只有一墙之隔。有一段时间,不知是谁,把学校围墙扒了个豁子,不想绕路的男孩子,胆子大的,会直接翻墙跳进学校里。

    安家是1979年那一届的一年级,直接就读于子弟学校刚刚落成了新楼。那一年生源多,一年级分了两个班,都在教学楼的一层。后来跟安家一起外出求学的女同学峰,任一班的班长。安家所在的二班下课了,峰还带着一班的娃娃们读黑板上的拼音。安家是那群脖子挂着钥匙上学的小豆包。安家他们二班的班主任是王利芬老师,一班班主任是张治菊老师。到了二年级,一班两班合成一个班,班主任由张治菊老师担任。一部分跟不上的同学又回去读了一年级,班主任还是王利芬老师。三年级三年级,张治菊老师带。四五年级是陈兰庭老师和卓老师。虽然安家那个班没有特别优秀的学生,但是听话、认真学习、尊老爱幼、老实做人,在那个班一直传承。

    安家小时候很自卑,因为她的母亲是当地人,招工进的三线。其他同学的家长,大多是大城市来支援三线的,每当寒暑假,同学们到济南青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家,带回好多新鲜玩意,还有洋气的衣服。所以,安家只有努力学习,才能在优秀的同学中有一份自信。从三年级开始,安家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。她感激小学老师们对她的认可,她觉得,要感谢老师们踏实教学、严谨治学。

    虽然那只是一所子弟学校,师资却不错,老师们都是科班出身,大多毕业于山师大、曲师大和师专以及工业、艺术院校。

    ”陈兰庭老师到芝麻墩小学去教学了”,“李方志老师去艺校当老师了”,同学婷给安家说。安家知道,子弟学校是军工厂的附属,搬到城市后,子弟学校老师们按照考试成绩重新进行分配。成绩好的,到师专、中专和重点学校任教,成绩一般的,到靠近城区的小学任教。多年以后,安家了解到,老师们虽然经历了厂子搬迁出山等影响,但她们为人师表的精神还在,至今活跃在教育一线。

    “公芳老师考到我们学校教语文”,安家大学同学秋告诉安家。安家为子弟学校同事高兴的瞬间,也深深惭愧,为自己虽师院毕业,只做了一年子弟学校初中部的老师,跳出了教育行。面临新形势和命运转折,没有踏下心,扎扎实实去教书育人。“惭愧啊”。安家跟秋说。“如果时光倒流,我会选择重上讲台的,教育真的需要踏下心,打好基本功”。

    九十年代,朋友们纷纷下海各奔前,安家的教师同行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,任尔东西南北风,我自巍然不动。这是一种定力,不随波逐流的力量。

    军工厂有很好的教育氛围, “严师出高徒”。上小学的时候,安家和同学们感觉老师们很严格,现在想来,老师们对学生严格是对的。安家所在的那两届学生,考取重点初中人数最多。当时,学校校长是曲师大毕业卓老师的爱人崔校长,他们夫妻两人敬畏教育,不误人子弟。

    安家所在的小学部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长庚剑仙 顶不住了:禁欲总裁花样真多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穿书之社恐是个万人迷 沐潇的三生 躺着躺着,小师妹就飞升了! 我的宙能造物 女侠且慢,我还缺个夫人 只要种田,我就快乐 乾坤造化:万物同流,生生不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