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我,开局逮捕了相亲对象林然宁初雪 夜凌寻凤思吾 我在人间斩妖邪 第二个穿越成猪的人 三岁小奶娃带着锦鲤空间驾到 开局入伍,你告诉我这是未成年? 清穿红楼黛玉:四爷的娇娇福晋 在火车上 痴傻女归来,摄政王成了宠妻狂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5章 重点 (第2/2页)

之所以成绩可以,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严谨严格教学分不开。记得语文老师陈兰庭经常拿重点小学的卷子给安家和同学们做。陈兰庭老师常给孩子们讲大山以外的世界,包括《林海雪原》的作者的故事。有一次,陈老师不小心脚骨折了。即使打着石膏,陈老师还让学习委员的安家,通知班里袁峰 王青 苗霞 唐伟等几位学生到她家里补课。真的是太敬业了。

    在七八十年代教育还不太受重视的时候,安家父母厂子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,家家不比吃喝穿戴,而是看谁家有技术,谁家孩子爱学习。厂子虽然只是配套的子弟学校,毕竟初中以上教育资源相对弱,为了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,小学毕业时,老师们鼓励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大山,到重点学校去见识见识。

    1984年,陈兰庭老师带着安家十个学生,到百公里以外参加考试,给了孩子们到大山外求学的机会。 正能量爆棚的时代啊,老师们无私奉献啊,只为了所教的学生有个好出路。安家在崮乡三线这样的环境里长大,“好好学习、老实做人”成为父母和长辈们的谆谆教诲。老师们时刻提醒她们,要勤奋,不要怕吃苦。以后的路长着呢。

    寒窗苦读终不悔,1990年,安家那一届在重点学校读书的十名三线子弟,只考出去了三位大学生。虽然只有三名过关,其他几位后来通过复习和自考,也都拿到了大学文凭。大浪淘沙,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时代,或许,命运让她们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。从此,引领大家庭的弟弟妹妹一起前行。比如,安家二姨家表弟后来考到烟台师范学院本科,脱离大山到大城市工作,在计算机领域小有成就。三姨家表弟考上医学院,毕业后到医院工作,并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县城。

    去年,崮乡堂弟家的儿子也考取了山东青岛一所农业大学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改革开放日子越来越好,安家崮乡所在的小山村也越来越热闹了。那里的农村安上了电灯电话,出门方便了,不仅有公交车坐。各家各户买了小轿车。不再像小时候,为了等去县城的一趟公共汽车,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的。为了去更远的地方,一天只有一趟车,还要起大早。

    至今,安家有时做梦,还梦到刺骨寒风里等车的场景。要不就是转好几次车,到不了家的尽头……

    军工厂的生活虽然离安家渐行渐远,但记忆里那个大家庭很美好,邻里之间互相帮助。厂子尊师重教的传统根深蒂固。虽然搬出了大山,搬到了城市,军工精神以及淳朴团结的精神还在。听说,安家教过的学生搬到沂蒙市以后,接受了更好的正规教育,有个女学生蓉儿考取中国水科院的研究生,如今留在了北京。

    “俊俊到美国读硕士,留在那里,拿到绿卡,不回来了。”安家学生俊俊的母亲陈阿姨给安家打电话说。俊俊是安家学生里,聪明懂事又帅气的好学生之一。

    “希望一代一代的孩子好好学习,学到技术,像前辈们一样自食其力”。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太多豪言壮语。

    安家发现,她们那一代70后的小伙伴,成家立业以后,真的跟陈兰庭老师一样,积极热心做慈善义工,无私的帮助别人,不求回报。

    安家同学唐玮的弟弟,如今是三线厂孩子的翘楚,已经是国内领先上市公司副总了,还是低调谦虚、云淡风轻。那种努力上进,正是军工精神和军工学校学风引领,良好的家风所系。这种精神,继续在安家军工二代三代孩子们身上传承,这种努力向上的精神,也是一种自信和坚守。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我,开局逮捕了相亲对象林然宁初雪 诡道修行之昆仑迷踪 夜凌寻凤思吾 只要我够拼命,倒霉它就追不上我 亲情被我放弃后,家人开始后悔了 凌王妃又作妖了凤思吾夜凌寻 重覆世界 逃荒有空间,大佬全家种田吃肉香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制卡:传统神话不行就只能魔改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