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王者废婿 轻熟御姐:师弟别捣蛋,我怀孕了 儒道至上?我在异界背唐诗! 憨娃闯世界 异人之路 抗战从濒死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 三国:不装了我摊牌啦,我有系统 江山御,倾城颜 这个师妹有点狂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12章 功臣末路 (第2/2页)



    在单位的时候,朱高煦看过一些民国时期的档案,其中就有包括他们县一些粮食作物亩产的记录。

    不过他想了想,这难度实在是太大,不说别的,仅仅好望角以西的海域凶险程度,就需要人花费不少力气才能探明出一条安全航道。

    “嗯?”没反应过来的傅让疑惑看向傅忠,却见傅忠与张御医的模样,这才反应过来,示意张御医跟自己走。

    朱高煦坐下边吃边说,林五六听后却苦笑。

    饶是他们再怎么想,也想不到朱高煦抱着古琴琵琶弹奏,口中哼着歌曲的模样。

    面对一个农业社会的大明朝,想要让百姓收入增加,那就只有从农业下手。

    这点,朱元璋已经给朱高煦做出了表率,那就是派遣大量的读书人和匠户去参与地方上的农业水利建设。

    听着琵琶声停了,林五六从榻上翻身而起,提着食盒就往朱高煦书房一边喊一边走。

    相比较之下,即便在民国时期,没有经过化肥播种的番薯,却依然能保持九百到一千二百斤。

    同样的一亩地收同样的税,虽然都是三十税一,但江南百姓一亩地产出三百五十斤粮食,算上杂税顶多交五十斤粮食就能了结,农民还有三百斤粮食可以吃。

    尽管跟不上节拍,可架不住他们头次听那么带感的曲子。

    他不仅靠在椅子上,还翘着二郎腿,慵懒的弹着手上那一把崭新琵琶。

    这么舒服的日子,放在朱高煦眼里反倒是不舒服了,林五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能用笑容来糊弄过去。

    只是不管他们再怎么想不到,此刻的朱高煦确确实实的抱着一把琵琶在书房里弹奏。

    想要解决财政压力,必须增加税收,而增加税收还想要百姓支持,就必须要让百姓的收入变高。

    在二十一世纪的后世,玉米的产量能达到每亩千斤以上,土豆更是达到了三四千斤的水平,而这也是很多人眼中美洲作物高产的由来。

    拿水稻来说,江南、湖广的水稻亩产能有三百四五十斤,河南、山东及北平山西能有三百斤左右,陕西和甘肃等地就较差,只有一百六七十斤。

    朱高煦如果想要不妥协,就得拉出足够多的读书人,并在地方保留属于朝廷的武装力量来威慑士绅富户。

    正常来说,书桌是肯定不能摆放这饭菜的,哪怕林五六这种糙汉子也知道,不过朱高煦都这么交代,他自然也就照办了。

    他们都知道自家父亲的心病是什么,但他们更知道这心病不是他们能解决的。

    片刻后,等二人反应过来,皆表情复杂的看向躺在床上的傅友德。

    傅让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恨那位,他知道那位也是被逼无奈,可他们一家呢,他们就该死吗……

    “况且这阿资一死,此二贼恐怕会撤兵固守,依托高山密林与瘴气来拖住允恭他们。”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朱高煦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舒服,哪怕是他们班值的这群人,也觉得这几个月是他们当兵以来最舒服的日子。

    屋外,耳房内的林五六等人全部躺在榻上,听着隔壁主屋的朱高煦弹奏,时不时跟着抖抖腿。

    那耳房里还有火墙,暖和和的,每日三餐还有酒有肉,虽然不能喝多,但那日子每天都和过年一样,舒服的紧。

    “我说殿下这琵琶怎么跟成了精一样,弹得曲子和我们去秦淮河听得都不一样?”

    他很清楚,云南的土司大多限制于耕地稀少而鲜有囤粮,即便有囤粮,却也支撑不住几万大军吃上小半年。

    卧房里,伴随着御医将诊脉的手撤开,傅忠傅让两兄弟连忙上去询问,而那御医则是沉吟了一会,思虑过后才道:

    说话间,那御医看了一眼昏睡中的傅友德,又接着叹气道:

    尽管已经看了好几天,但林五六还是看不习惯。

    “管那么多作甚,有免费的听就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明面上的降低北方各省的赋税是行不通的,只有通过其它手段对南方加税才行,而且加税也得注意对象。

    倒是不曾想来到了这大明朝,他反倒是重操旧业的弹起了琵琶,而且还把不少前世的曲子都带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这米很清甜啊,是新稻吗?”

    一个身高五尺八,腰围二尺九的魁梧汉子怀里抱着一把琵琶,这画面怎么看怎么别扭。

    如后世财政转移那样的政策,如果用在明代,将江南的赋税投入北方建设,那北方一定能在几十年内恢复元气。

    朱高煦感叹一声,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有自信的。

    待他打开书房房门,只见魁梧的朱高煦翘着二郎腿在甩手,手里还抱着一把琵琶。

    “先生不用道歉,我二人心里早有准备。”傅忠拦下了想要作揖的太医,顺带看向旁边的傅让:“老五,送张御医出府吧。”

    不过不管怎么说,人相食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的,这除了基层赈灾系统崩坏,还有地方赋税沉重和粮食产出不同的问题。

    不过如果真的要这么做,朱高煦就不得不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。

    见林五六这么说,朱高煦也点了点头,吃着这米饭的同时也询问道:“今年的亩产如何?”

    同样一件事情,汉代可能写一句话就了结,例如“某某县,人大饥”,但到了唐宋就会开始增加篇幅,而到了明代就会记录更加完善。

    与之相比,一路到非洲都有补给点的印度洋航道通行成本更低,而且可以从阿拉伯海商手中获取航道路线。

    朱高煦记得,朱棣是用迁都北京,将庞大的在京官员送往北平,如此才让北平这一省之地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瞧着他离去,朱元璋满意的坐下。

    朱元璋没有被这小胜冲昏头脑,他很清楚云南土司的兵马并不强盛,但他们之所以可以一直让明军头痛到现在,主要依靠的还是地利。

    “反正我听着这曲子,殿下好像挺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记得,明代史料里尽管多次出现人相食的记录,但这并不是代表明代比前朝过的差,而是明代文人在记载地方事情上更详细。

    亏是朱高煦的甲胄被收走了,要是他再穿上甲胄弹着琵琶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庙里的东方持国天王跑出来了。

    使用大豆和芝麻榨油来满足大明六千余万百姓,最少需要四千多万亩土地,但如果使用花生,那就能腾出两千万土地来耕种粮食。

    他们并不懂朱高煦所弹得曲子叫什么名字,可若是丢个后世人来这待着,估计会忍不住趴在墙头,破口大喊:“是谁弹的摇滚!”

    可是放到了北方,哪怕是如山西那样没有遭遇太大兵灾的地方,亩产粮食也不过三百斤,同等比例下药交出四十几斤粮食,留给农民的只有二百五十来斤。

    良久,朱高煦睁开了眼睛,同时甩了甩手。

    现在的傅友德,早已有了死志,或许在他看来,事情都因为自己而起,如果自己死了,那傅家的子弟就不会遭受牵连了,那为他说话而导致禁足数月的朱高煦也就能放出来了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花生生产出来的油也可以贩卖往大明的各个朝贡国,毕竟在食物匮乏的这个时代,油不管放在哪里都是高价货品。

    诸如大麦、小米、大豆也是同样的亩产,唯有被称为蜀黍的高粱产量稍微高些,即便北方也能达到一百六十斤,往南方最高能到二百斤。

    “是新稻。”林五六笑道:“这是所里兄弟们家中刚收回处理好的粳米,我看院里的米缸空了,特意从所里带了百十斤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留钱了没?”听林五六说这米是所里的兄弟们带来的,朱高煦第一反应就是给没给钱。

    “美洲是一定要去的……”

    哪怕他开采了云南的金银铜矿,甚至把日本的银铜矿也占据开采,却也无法彻底解决财政压力。

    “这心病去不了,即便服用再多的汤剂,去了这风寒,老国公身体也很难恢复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得好好养身啊……”吃完饭菜,朱高煦感叹一句。

    朱高煦只要有机会,便一定要让郑和下西洋出现,并且这次的目标不仅止步于好望角,而是更西边的美洲。

    那位……

    除了站哨的时候,其它时候不是躺在耳房休息,就是院里喝酒打牌。

    如果朝廷想要吸引人口去北方,最实际的就是减轻赋税。

    曾经也是自己可敬的皇帝,时不时还会找自己聊聊家常。

    “这哪是高兴,那琵琶都快成精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:“这件事情,下官回了外廷后,还得告诉陛下,望二位见谅了……”

    也在他感叹之余,距离他二里地外的颖国公府却是忙上忙下。

    这个数据远不及已经普遍耕种,并且亩产超过三百斤的水稻。

    他的心思,傅忠和傅让都能理解,只是作为人子,看着自家父亲这模样,他们实在做不到不救治他。

    “每日待在这院子里,除了照顾赤驩就是弹些曲子,着实无聊……”

    当然,朱高煦也只是抱怨,他知道自己过的日子已经是大明富户才能享受的日子了,不过几个月不能出门,他还是有些牢骚的。

    不止是他,朱允炆四人也十分惊愕。

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异人之路 抗战从濒死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 三国:不装了我摊牌啦,我有系统 江山御,倾城颜 这个师妹有点狂 重生后,我拿下了暴戾首辅大佬 末日苏醒之破晓 少年你看这春光 都市对决 四合院:我把全院忽悠瘸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