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锦书深知建设现代化学堂责任重大,她积极地行动起来。
黎锦书首先邀请了几位私塾先生来到一处安静的茶馆。她恭敬地向先生们说明来意:“各位先生,如今我想建设现代化学堂,让孩子们学习现代知识,为我们的未来培养人才。不知各位先生有何高见?”
一位私塾先生捋着胡须说道:“此乃大善之举啊!现代知识的确有其独特之处,若能让孩子们学习,定能开拓他们的视野。”
另一位先生也点头赞同:“我们支持你的想法。不过,这现代化学堂与传统私塾有所不同,我们需要好好商讨一下教学内容和方法。”
黎锦书认真地倾听着先生们的意见,不时地做着笔记。“先生们所言极是。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育的精华,又要融入现代知识。比如,可以在教授诗词歌赋的同时,引入自然科学、数学等现代学科。”
先生们纷纷点头,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。“那教学场地也是个关键问题。要宽敞明亮,便于孩子们学习和活动。”
“还有教学设备,如书籍、纸笔等,也需要准备充足。”
黎锦书一一记录下先生们的建议,心中对学堂的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规划。“感谢各位先生的支持和建议。我会尽快落实场地和设备的问题,争取早日让学堂开学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黎锦书四处奔波,寻找合适的场地,筹集教学设备。她不辞辛劳,只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。而那些私塾先生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学堂的筹备工作中,他们一起编写教材,制定教学计划,为学堂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场地问题成了黎锦书建设现代化学堂的首要难题。她四处奔走,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完全满意的地方。
黎锦书首先去考察了几处废弃的官衙。她对着一同前来的私塾先生说道:“先生们,你们看这废弃官衙,建筑倒是坚固,空间也大,可这位置在市中心,实在太喧闹了。”
一位私塾先生捋着胡须摇头道:“确实不妥,孩子们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专心学习。而且这官衙虽废弃,却可能还涉及一些官场遗留问题,若我们贸然使用,说不定会惹来麻烦。”
接着,她又来到一些旧书院和私塾。黎锦书皱眉说道:“这些地方有文化氛围,可空间布局不合理,教室狭小,难以满足现代化学堂的需求啊。”
另一位先生叹气道:“而且不少旧建筑年久失修,修缮起来耗费时间和资金。更麻烦的是,有些旧书院可能还存在产权纠纷,我们若接手,后续可能麻烦不断。”
城镇广场周边的建筑也进入了黎锦书的考察范围。她对先生们说:“这里租金高昂,我们学堂资金有限,承担不起啊。而且人员流动频繁,也会干扰教学。”
先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“再者,广场周边的商家众多,各种嘈杂声不断,实在不是学习的好去处。”
寺庙道观附近倒是相对安静,但与宗教场所相邻,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。黎锦书和先生们商议道:“不知寺庙和道观的管理者是否愿意将周边建筑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