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着曾参的回答,王良瑜一张脸彻底垮了下来,心中对自己这百多年的苦修产生了极大的怀疑。
武道还有前途吗?
是的,这一刻,王良瑜对自己坚持的武道都产生了怀疑。
在回到春秋世界之前,与颜回切磋之前,王良瑜对自己的武道、对自己的修为,一直充满信心,毕竟几个世界历练下来,王良瑜一直是以无敌之资横行世界。
然而,与颜回两场切磋,王良瑜直接被打回了原点。
在儒家儒术之前,武道弱的毫无还手之力!
王良瑜哪怕拼尽全力,却敌不过颜回一句话,这样的差距让王良瑜的信心遭受到,前所未有的重创!
看着王良瑜心丧若死的模样,颜回、曾参等人都有些慌张,纷纷意识到不对,连忙劝慰起来。
王良瑜摆摆手,止住众人的劝慰:“对不起,我想静静!”
说罢,不待众人答应,王良瑜便自顾自地走出馆舍,像个行尸走肉一般。
庭院中,颜回几人面面相觑,转过身想要去寻孔夫子,一回头,却看到孔夫子正站在屋檐之下。
“夫子!”颜回疾步走到孔夫子身前,恭敬一礼,面露愧色。
孔夫子摆摆手,望着王良瑜的背影,缓声道:“不用担心,他会想明白的!”顿了顿,又扭头看向曾参,嘱咐道,“参,你去跟着他,不要打扰他,也不要让他出事。”
曾参应声而去,远远缀在王良瑜身后,行走于帝丘城中。
馆舍里,颜回躬身致礼,满脸愧色:“夫子,回之过也!”
孔夫子缓缓摇头,低头看着颜回,问道:“回,汝以为,良瑜如何?”
颜回闻言一怔,不解地看向孔夫子。
孔夫子轻捻长须,一脸含笑着说道: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,良瑜心智坚定,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!”
颜回愣了愣,旋即忍不住长舒一口气,说道:“如此甚好!”顿了顿,又继续道,“待良瑜回来,我再向他道歉!”
“不用!”孔夫子听到这话,却是摆摆手,说道,“他自己会想明白的!”
颜回有些诧异,疑惑地看着孔夫子。
孔夫子呵呵一笑,缓声解释了一句:“良瑜败于你手,难以接受的并非是输给你,而是武道败于儒道。”旋即,话音一转,又问道,“回,汝以为,若是良瑜修儒会如何?”
颜回迟疑半晌,摇着头说道:“吾不如也!”
这话,倒不是颜回有意谦虚,也不是颜回有意抬高王良瑜,而是因为王良瑜有着领先时代的见识,有着后世两千年多年的文化积累,孔夫子讲述的儒家经义,王良瑜哪怕没什么钻研,但总归是说出一两句至理名言的,譬如“知行合一致良知”等等。
这些名言警句一出,自然让儒家上下刮目相看,便是孔夫子都忍不住夸赞连连,直言王良瑜是天生的儒道种子。
孔夫子点点头,又问道:“良瑜来此已有数月,缘何始终不曾入我儒家?”说着,又叹口气,继续道,“他随我研习经义数月,却始终不曾养气,为何?”
颜回闻言顿时愣住,满脸错愕。
旁边的其他儒家弟子听到孔夫子和颜回的对话,也都愣住。
儒家有教无类,不管是黎民百姓,还是贩夫走卒,皆可入儒家修儒道,天资出众者如颜回、曾参,旦夕便可成功养气,入道修行,纵是那些天赋低劣者,只要潜心修身养性,总能养出儒家之气。
可反观王良瑜,明明天赋绝顶,是孔夫子都称赞的儒道种子,但至今都不曾养气入道,为何?
这一刻,所有人心中都冒出这样的困惑,惊诧地看向孔夫子。
颜回表面憨厚,实则天资聪慧,经过最初的惊愕后,很快就明白过来,看着孔夫子,回答道:“良瑜志不在儒,在武!”
“然也!”孔夫子点点头,慨然叹道,“良瑜志在武道,他要养的是武道之气,而非儒道之气!”
儒家养气即养神,儒家弟子修身养性,养的便是这股源自儒家经义典籍的“仁义礼智信”的精气神。因为每个人的领悟不同,儒家弟子养气也略有不同,譬如颜回便侧重德行,子贡则更胜于言语。
但,归根结底,儒家养气都源于儒家经义典籍,这是儒家修行者的大道底蕴。
再看王良瑜,他想要养的是武道之气,需要自然不是儒家的大道底蕴,而是适用于武道的精气神,养武道之气,成武道之底蕴。
正是因为清楚王良瑜的志向,这数月来,孔夫子从未主动接触王良瑜,也不曾为他开小灶,就是不希望自己的意志干扰影响到王良瑜的修行。
颜回恍然大悟,旋即脸上又露出忧色,更加担心起王良瑜的状况。
似是看出颜回心中的焦虑,孔夫子淡然一笑,缓声道:“不必忧色,此番切磋于他亦是一场考验,若是他能就此度过,武道之气成矣!”
一听这话,颜回顿时面露喜色,心下默默为王良瑜祈祷起来。
另一边,帝丘城中。
漫步行了半日的王良瑜,渐渐回过神,第一时间发现缀在身后的曾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xiashukan.com